今天我公司開出一個同事了,蠻有感慨的,跟大家分享一下,他1992年出生,今年29歲了,昨晚還在跟我討論104投履歷表的問題,老實說,感覺蠻尷尬的,將近30歲,還在討論履歷表要怎麼寫
但仔細想想,台灣的現實情況:如果是本科系學士22歲,碩士24畢業,基本到了30歲,大概有6-8年的工作積累了,平穩的成長路線是在自己所屬行業至少應該是小主管級別(主任、組長、副理),如果無法在35歲前 在行業內成為站穩舞台的少數人,到了35歲仍是小職員,若突然遭遇公司裁員,需要出去找工作其實是很尷尬的。 你會發現,你去別的公司,跟很多23-30歲的是一樣級別的,但人家能連續出差,爆肝加班,而你拖家帶口的;人家的工作抗壓性會遠高於你,而你唯 一多的就只是年資。 但一定有人會問一句,難道市場上35歲的失業人士都該回老家洗洗睡嗎?
這次失業朋友找工作期間,我一直在思考上面這個現實情況,答案是所有打工仔遲早要面對中年失業的情況的,我們只能想辦法讓自己到那個時間段更從容地去面對!例如以下:
1、思考該產業的職業發展規劃,是否到35歲是否有展露頭角的機會;
2、思考副業,很重要。! 無論是Jim一樣寫文章,或是經營蝦皮電商打造被動收入,這不是說要賺多少錢,而是讓自己有一天走投無路的時候能有條路;
3、思考下考公務員,在35歲以前考上;
4、存錢理財,打造被動收入!
5、跟同事學習,打好關係,尤其是能力挺出眾的同事,應該保持學習和友善的態度。 因為很可能他能成長到總經理級別,而你不能,這時,能有這樣一個人脈就是救命稻草了。 也不要覺得丟臉。 因為沒啥不好的,能做自己人,低低頭何樂不為。
以上,是我朋友被開除這段期間,他在市場找工作被教訓的深刻體會,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們下回見!